如何修復因石油開采造成的污染土壤
添加時間:2020-09-17 14:23:36 來源:www.lhuoes.com 作者:鄭州德森環境
石油對土壤的污染主要是在石油勘探、開采、運輸以及儲存過程中引起的, 油田周圍大面積的土壤一般都易受到嚴重的污染。據測算,每口井的落地原油輻射半徑為20 m~40 m, 并且會因雨水沖刷而導致污染面積不斷擴大。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油類物質主要集中于0 cm~40 cm土層中, 含油率隨深度的增加呈減少趨勢。土壤的石油污染直接導致糧食的減產,食用生長于石油污染土地上的植物及其產品會對人類的健康產生影響。石油類在作物體及果實部分主要殘留毒害成分是多環芳烴類。
由于石油的流動性大、滲透性強、對土壤黏附作用顯著等特點,石油污染土壤具有體系復雜、范圍廣、治理難、周期長、危害大等特點。目前根據修復原理,石油污染的修復技術目前主要有物理、化學、生物三種修復技術。
德森環境建議土壤異位淋洗+土壤熱脫附聯合修復技術方案。
首先:從邊緣到中心,挖掘污染土壤,進行土壤攪拌擦洗,將污染物充分分解在泥漿里;
其次:進入三級篩分系統,較大粒度的砂石篩分后回填;泥漿進入攪拌罐,加入藥劑混合攪拌;
最后:藥劑能夠將泥漿中污染物淋洗出來的,廢水進入水處理系統,泥餅壓濾經檢測回填;藥劑不能講泥漿中污染物淋洗出來的,經壓濾,廢水進入水處理系統,泥餅進入熱脫附系統;
含鹽量較高的土壤,進入固化修復系統。
當然,整套設備也可直接進入熱脫附系統,但是投資成本高、操作運行不便、對不同質地的土壤適應性差,熱脫附過程中易發生土壤粘結現象。